“618”期間,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持續(xù)多日,消費者對于以舊換新的熱情不減。然而,社交媒體也出現一些關于部分地區(qū)暫時無法申領“國補”的討論。針對相關熱點話題,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。
5月底以來,關于重慶、江蘇、湖北等地“國補”暫時無法領取的討論,在社交媒體上引發(fā)關注。
記者查閱云閃付App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頁面,一則公告提及綠色智能家電、家裝廚衛(wèi)“煥新”27個小類補貼資金已使用完畢。近日在登錄淘寶的國補專區(qū)時,記者也看到,江蘇省的頁面曾出現“江蘇國補活動升級中,升級期間您將無法領取”的提示。京東國補專區(qū)湖北省的頁面也曾出現“湖北智能家居國補活動升級中”等提醒。
正是基于這些表述,部分網友開始猜測,一些地方“國補”是否就此停止?通過采訪多地相關負責部門和相關負責人,記者了解到,所謂取消“國補”的情況是不存在的。
重慶市商務委5月下旬在其官網“公開信箱”欄目里回復表示,全市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,市民群眾參與積極性高,第一階段補貼資金即將使用完畢。目前,相關部門正在起草第二階段以舊換新補貼政策。
記者通過調研發(fā)現,在國家確定補貼規(guī)則“大框架”的基礎上,各地擁有一定的自主權,可以確定國補落地的“小細節(jié)”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(zhàn)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何代欣認為,少數地區(qū)政策實施進度較快,跟當地消費結構和消費者積極性有關。
今年以來,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僅增加了手機、平板、洗碗機等新品類,安排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(guī)模也翻了一番,從去年的1500億元增至今年的3000億元。這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,再加上地方按比例配套和自行安排的資金,共同構成了“國補”的資金來源。
這3000億元,是綜合多種因素、“切塊”分配到地方的。為了讓地方合理有序可持續(xù)地使用中央資金,在下達流程上,今年的3000億元中央資金按批次下達。
記者了解到,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別下達兩批共計1620億元中央資金,支持地方做好一、二季度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。后續(xù)還有1380億元中央資金將在三、四季度分批有序下達,同時地方也將相應配套和自行安排足夠的地方資金,“國補”還將繼續(xù)惠及廣大消費者。
您即將離開“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”